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中国有2.28亿人口,80后和00后分别只有1.46亿和1.46亿,这意味着未来5到10年或10到20年都将面临劳动力短缺。人力资源的短缺,倒逼传统物流产业逐步向无人化、智能化发展,物流业对智能
物流机器人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。
近几年来,随着因特网、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,消费者的需求也在逐步转变,更趋向于多样化、个性化,企业的订单处理也具有了“多品种、小批量、多批次、高时效”的特点。尤其“新零售”概念的提出,对仓储系统的智能化、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,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,实现订单的有效执行,需要建立一套自动化、智能化的仓储系统,以适应
物流机器人的应用。
中国中研院《2020-2025年中国
物流机器人产业发展前景预测及市场调研报告》
2020
物流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与现状分析
具有体积小、机动性好、效率高等特点的智能配送机器人,具有完全自主可控的软硬件体系结构,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定位,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。高度1.6米,车厢内设有30个独立的舱门,最高可装载200公斤货物,最大时速可达18公里,可自行停靠配货点,并能自动避开路障。
以机器人为基础的“货到人”方案能够完成补货、整箱拣货、拆零拣选和退货等物流作业,近年来在电商物流中心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。当前,机器人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包装码垛、装卸搬运两个环节,随着新型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,在其他物流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。
机器人学正悄然改变着我们的世界,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。如今,机器人技术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制造业。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,已成为世界各国制造业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。对于任何一个制造业企业来说,一个需要考虑的成本就是人力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,中国制造业正致力于自动化技术。速递企业申通找到了一条途径,利用机器人技术来解决这一难题。使用分选机器人,申通减少了一半的人工成本。
今年3月,科技部公布了2018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智能机器人”重点专项,其中涉及多个领域。而未来的
物流机器人则是由菜鸟独家领导研发。
当前,我国物流行业正在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,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、智能化转型,伴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和普及。目前,具有搬运、码垛、分拣等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已成为物流领域研究的热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