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外媒报道,“代工之王”富士康已经投入了4万台机器人参与到公司各生产流程中,加速自动化生产步伐。而在这一“机器人换人”的过程中,既存在着政策带来的机会,背后也有大陆劳动力成本升高、利润空间缩小等压力。
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以代工IPhone知名。IDC分析师高鸿翔曾向经济观察报表示,苹果公司大约有7成的I Phone都交由鸿海集团(富士康)代工,此外还有大约65%的ipad也由鸿海集团进行代工。
但作为代工厂商,鸿海的利润空间并不大。去年鸿海集团的财报显示,鸿海的毛利率约为5.8%。这意味着,在中国大陆拥有约100万名工人的富士康,必须被严格它的生产成本控制。
近年来,劳务纠纷、员工自杀和中国大陆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也困扰着富士康。如果可以使用更多的机器人,则能够将大量劳动力从流水生产线上解脱。产业观察家梁振鹏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,工业机器人不知疲倦,单位时间的生产效率高,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。
去年,随着国务院发布《中国制造2025》,富士康迎来政策红利。江苏昆山是富士康工厂所在地之一,曾经最多拥有11万名工人。去年,昆山市政府出台“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六年行动计划”,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,实施“机器换人”。
昆山市委宣传部曾表示,目前富士康在昆山的工厂已经由过去的11万人逐渐缩减到了6万人,这既有机器人替换工人的原因,也主要由于昆山地区近年来的产能逐步向中西部转移,订单减少。
随着智能手机市场增量的逐渐放缓,富士康也面临更大压力。据IDC数据,今年第一第二季度,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率仅为0.2%、0.3%。鸿海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富智康国际,主要负责安卓手机代工,今年上半年,富智康的营收为23.07亿美元,同比下降39.8%。
梁振鹏表示,使用更多的机器人,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投入较大,但长期而言,利于企业降低成产成本,但组装手机、电脑等体积较小的电子产品,对机器人的精密性有要求更高。
富士康的员工曾表示,目前机器人在工厂的使用还是受到局限的,只能胜任简单机械的比较前端的流水线操作,而给iPhone上组装螺丝这种需要灵活度和精准度的活儿还难以胜任。 深圳优旺特科技有限公司转自:http://www.robot-china.com/news/201610/19/36506.html